临近春节,年夜饭预订火热,线上及线下均成增长态势,当疫情摊开与“年货经济”“假日经济”等的碰撞,居民消费正逐步回暖,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效劳类消费恢复弹性较大,而众餐企于2022年11月中旬就已经启动年夜饭预订,目前,多家星级酒店、酒楼以及连锁餐饮店的年夜饭预订已“一厢难求”。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部分消费者对外出用餐仍坚持张望态度,为此,酒店、连锁品牌餐饮、电商平台等纷纷推出送货上门的年夜饭套餐,让消费者宅家的同时也能享受浓郁年味。京东超市近日宣布2022年货节预制菜成交额增速达160%;总览入驻的预制菜品牌已超400家,总体曝光超30亿;用户年复合增速超50%,连续3年实现高倍增长。显然,预制菜消费需求连续增长,预制菜工业蓬勃生长,但陪同预制菜的火热,消费者的担心也不少。
预制菜免去摘菜、洗菜、切菜等环节,以便当、快捷、易操作的特点可以资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做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相伴而来的另有一些关于食品宁静及质量的担心,如食材新鲜水平、制作流程是否洁净卫生,其次是图文不符、偷工减料、口味不佳等。为此,选购预制菜时,应审视以下几个方面:
选购预制菜时,消费者应中选择正规品牌和商家的产品,关注商家的相关资质。在选择产品时,要结合自身口味和餐饮习惯,选择切合自己口味的商家,并且依据用餐人数,合理选择产品套餐。
一些中小型餐饮企业或效劳单位多不具备中央厨房,预制菜的原料初加工、半制品制作、主副食加工等多选用代加工模式生产,然后进行贴牌销售。消费者在选购预制菜时应注意检察加工方企业信息,须要时可进行网络溯源,着重审查预制菜加工方企业资质、规模、产品原料是否及格、产品检测标准等信息。
购置之前,应当注意套餐的菜品种类、主要用料、分量几多、生产时间、生存条件、生存期限、提货方法、提货期限、制作要领要求等重要信息,制止激动消费造成浪费。
消费者应保存好提货凭证,在选择线下提货时,应当凭据商家要求,提前预约,制止到现场发明无货可提。选择快递运输时,消费者应当实时和商家确认产品运输方法,是否可以包管冷链运输。
在收到预制菜品时,消费者应当实时检察产品情况,看看菜品种类和分量是否和标注一致、菜品质量有无问题。一些预制菜商家会凭据应季食材、季节产量、产地情况、进口食材污染情况等突发问题,临时调解套餐中的菜品搭配,如海鲜类、水产类,消费者有权提前知晓套餐内产品及效劳的变换,商家应做到实时见告。如果发明问题,应当实时接纳拍照、录制视频等方法留存证据,并与商家协商解决问题。